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,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,在谈“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”时,他特别提到“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”。
李强说,坚持在发展中化债、在化债中发展,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,优化考核和管控措施,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,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。
此外,按照科学分类、精准置换的原则,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。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,坚决遏制违规举债冲动。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,推动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。
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,国务院有最新部署。
近日,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时,提出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。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:
报告提出,坚持在发展中化债、在化债中发展,这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核心思路。化债并非追求债务清零,而是让债务回归合理水平,不能因化债阻碍发展进程。特别是对于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,应着眼长远,提前布局投入,不能因短期化债需求而中断此类战略性规划,避免“因噎废食”。
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一大亮点,是明确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。债务高风险这一标签,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效应。而随着部分地方化债推进风险降低,通过采取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,可以让退出名单地方更好地发展经济。
但随着化债工作推进,部分区域债务已处于合理区间,还有些区域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地带,需尽快‘挑大梁。
全国人大财经委: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
近日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,要点摘录如下: